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全民健身 > 体会 > > 详细内容

专家访谈_健康健身新理念

 39:赵老师,您作为一位运动健身专家,长年从事运动训练、健身指导方面的工作,还常常到各地去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了解了不少各地朋友的日常健身的实际状况,您觉得现在大家对运动健身的意识如何?

 赵: 现在全民的健康意识非常的高,但是我希望大家要理解我们今天要谈的概念。很多人都会把运动和健身混为一谈,我真心希望能够借着这个平台告诉大家,参加体育运动就是参加体育运动,不能叫健身。原因非常简单,举个例子,有位专门研究中关村知识分子为什么早亡的学者,他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关村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是53岁,而北京市民的平均死亡年龄已经达到了70岁。而这位学者平日一直坚持每周三次,每次两小时的乒乓球运动。可正是这位学者,在2005年10月一次讲座中大叫一声,心脏破裂,倒地死亡。而这位学者年仅43岁。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坚持日常锻炼的人还会发生猝死呢?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去运动只是单纯的使用身体,并不能达到有效健身的目的,甚至有时还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损伤。我们看专业运动员之所以能做高强度、高难度的运动,是因为他们有正确科学的训练方法,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避免运动伤害。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健身”不是单纯的参加一项运动,而是在“健身”锻炼中学会一些机能性训练、素质性训练、技术性训练的方法,使得“健身”能够真正的健康身体,防止身体收到运动伤害。

 39:谢谢赵老师为我们解释了“健身”的真正含义,可是现在的人们由于工作忙碌,说起健身好像都觉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是没时间健身,二是专业的健身馆消费高昂。网友们很想知道有什么简便易行的方法,在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也能够正确的锻炼身体吗?

 赵:其实健身并不一定要到专业的健身环境接受专人指导,只要我们了解一些科学的健身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锻炼。比如说人们在上下班的途中就可以适当的减少以车代步,乘坐电梯上下楼,而代之以有氧行走的方式,就能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上班族们还可以学习一些空间操,经常做做,能非常有效地缓解上班的疲劳,对我们的颈椎、腰椎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9:赵老师您提到的有氧行走的方式真的非常简便易行,但网友们又会问了,有氧行走是单纯的走路吗?我们需要注意什么细节,才能正确的进行有氧行走,达到健身的目的。

 赵:国家卫生部曾提出“日行六千步”的一个倡议,而在日本则是流行“一万步”。这“六千步”是将我们日常活动大概所需的三至四千步包含在内了,而剩下来的两三千步,我建议大家应该抽出一个时间段来进行持续的,较高频率的行走。比如大家可以坚持在上下班时提早两三个站下车,以行走的方式回到公司或者家里,以达到有效锻炼的目的。我们在走路的过程中不能整个人松松垮垮的,而应该“雄赳赳、气昂昂”地挺起胸膛有节奏的走,每走一步时还应该将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以达到更好的拉伸肌肉的目的。通过以上的这些注意点,能让我们的行走运动带给身体各个部分均衡有效的的刺激,而这些均衡有效的刺激,正是我们追求的健康健身的效果。

 39:谢谢赵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有氧行走的注意事项。除了通过行走的方式,还有别的什么同样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日常锻炼吗?特别像我们广大的网友,长时间坐在电脑前面工作,很容易对颈椎、腰椎造成伤害,在这方面,赵老师有什么保健锻炼的好方法吗?

 赵:我们广大的网友朋友们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工作,颈、肩、腰及手指手腕等部位很容易造成机械性劳损和损伤,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在进行了八小时的紧张工作后,应该拿出一小时来做一些手部,肩部的运动如举哑铃等来进行缓解,还有不少简单的如“手托莲花”、“手部瑜伽操”甚至更简单手指的屈伸练习,对防止手、颈、肩部的劳损都是很有帮助的。

 39:赵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是替我的一位同事问的,我想也是很多网友朋友很敢兴趣的问题。就是久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腹部都很容易长出个“救生圈”来,这既不美观,而且一直这样胖下去也会影响健康,不知赵老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赵:的确,长时间久坐工作的网友很容易碰到“救生圈”的问题,但我在此却要恭喜这些网友,人是因为身体好才会长胖的,长胖并不是什么坏事情,但如果我们一直胖下去,健康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此我要告诉大家,在秋冬季节长胖其实是在积聚脂肪抵御寒冷,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用太担心,但我们应该在一年之中拿出一个季节,最好是在夏季,通过健身、饮食调节等方法减去多余的脂肪,恢复体型,等到秋天时候,胖一点也没事。我们的身体只要是有规律的胖瘦交替,其实是非常健康的。

 39:由于时间关系,本次的《专家面对面》节目很快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赵老师来到我们的节目中,给我们带来了健康健身的理念和方法,希望能够还有机会再和赵老师一起,聊聊健身,聊聊健康,谢谢赵老师!同时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的热情参与,在广州,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