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身_注意!中老年人锻炼的安全准则
呼吸困难
对于还未适应运动的人,在运动开始1—2分钟即感到呼吸困难,常使运动无法再继续下去。其大部分情况都是在呼吸、循环的氧气运输能力还没有充分提高之前,无氧供能的能量枯竭或血乳酸显著升高。此时可中止运动,休息数分钟使身体恢复平静状态之后,再接着从轻量运动开始练习。一般人只要运动强度不大,是可顺利从无氧过程过渡到有氧过程的。10—20分钟的运动也能简单地完成。若在5分钟以内有呼吸困难症状者,可考虑该运动的强度过大,不适宜自己。
运动中常发生的腹部疼痛症状,原因很多,但大多是由于运动和胃肠痉挛或肝脾淤血引起的。胃肠痉挛多由肠内储积废气导致,比如,某些食物在胃肠道内发酵而产生一些废气。另外,进食过饱或过多饮用碳酸性饮料也能引起腹痛,再者是进食、进水、吞咽唾液时带入食管的冷空气刺激所致。肝脾淤血引起的腹痛主要是以胀痛为主,这是由于肌体进入运动状态后,循环器官()功能没有立即适应,回心血量多而心搏量相对较少引起的静脉血在肝脾内一时性的淤滞。
当腹痛发生时,中止运动或减慢运动速度,即可自然消除疼痛症状。容易发生腹痛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节食物结构,尽量食用容易消化的,养成每日早晨大便的习惯,控制运动前、运动中的碳酸性饮料的摄入量。还要认真对待准备活动,使肌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在跑步中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尽量用鼻呼吸而不用口,还要根据运动量来调整呼吸的节律及深度。
下肢疼痛
运动所引起的下肢疼痛有各种各样的症状,根据症状的不同,处置方法也各不相同。
1.长期不运动者初次参加运动时,次日晨起可感到小腿和大腿(股四头肌)部位的大部分肌肉酸痛。这是由于激烈运动导致乳酸积累,从而引起肌肉细胞膨大或渗出性无菌性炎症所引起的疼痛,不需做任何特别的处理,1~2日即可自然消失,所以对此不必过分担心。疼痛反应引起一次性的运动量减少,或1~2日的中断运动等,具体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处理,疼痛不严重时可坚持小运动量运动。
2.从开始跑步到坚持2周以上时,逐渐会出现足、膝。这是由于反复施加的过大运动量给骨或关节韧带增加了负荷而引起的。此种疼痛比较顽固,这时应中止锻炼数日,待疼痛消失后再开始运动为宜。再开始运动时,运动强度应该比前次减小。
疼痛的产生有时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道路的硬度、鞋的不适等原因都可诱发疼痛。反复出现疼痛时,应该到检查,以明确疼痛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3.运动中突发的下肢疼痛,可能是由扭挫、肌肉撕伤、肌腱断裂甚至是等引起的。此时原则上要保持安静,应马上接受的诊断治疗,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后遗症。
和日射病
中暑是因高温或受到烈日暴晒而引起的。出于造成中暑的条件不同,所以由此而引起的肌体病理性变化也不一样。中暑可分为、、日射痉挛、中暑高热等类型。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进行运动时,体温异常上升,汗难以蒸发,会引起运动性中暑。尽管典型中暑症状包括无汗,但运动性中暑的最初症状是大量出汗。
在强烈日光(紫外线)过分照射下引起的中暑称为日射病。日射病的症状:患者感到剧烈、头晕、眼花、、呕吐。烦躁不安等。严重时、惊厥,但体温正常或微升。日射病的特征是体温上升时却感到寒冷,皮肤出现鸡皮样变化。这些症状在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要注意采取应急措施对待。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无风、高温、多湿、太阳暴晒的环境条件下剧烈运动时容易发生。所以应该避免在这种环境中做长时间剧烈运动。人及有中暑史的人在劳累后参加锻炼时尤其易发生。当白天气温超过28摄氏度时,长距离运动应该中止,或把时间安排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时间段进行,以避开正午的高热。
对日射病的紧急处置原则是以降温为主,一般用冰袋和冷水湿敷治疗。当体温高达39摄氏度以上时,可将冰袋放置在患者头部前额及枕部、胸部、腋窝.大腿内侧等部位,用物理疗法进行降温。中度时(38摄氏度)可用冷毛巾擦浴全身,微热时(37摄氏度)可将身体暴露在阴凉的场所进行自然降温。运动引起的中暑性发生后,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即可很快恢复,但对身体会有一定损害,预防为主是上策。
- 上一篇:老人健身_老年人健身 须掌握运动强度
- 下一篇:老人健身_老年人家庭实用健身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