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研究发现 新药“替比夫定” 更有效遏制乙肝病毒
一项国际性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新药“替比夫定”(Telbivudine),比旧药更能有效地遏制乙型肝炎病毒。不过,研究人员强调,最重要的是要在首6至12个月内,快速减少病毒数目。
该项名为“GLOBE”的研究,由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领导,有包括新加坡等20个国家的1367名慢性乙肝病人参与,研究结果已刊载于最新出版的《新英伦医学》期刊。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讲座教授黎青龙指出,乙肝是香港的风土病,有近60万名带原者,占总人口的8.8%,当中,约25%最终死于肝癌或肝硬化,尤以男性的机会较高。
他说,数据显示,全球有4亿名慢性乙肝患者,其中75%是中国人,而乙肝在中国南方相当普遍,尤以上海最严重,有近一至两成人口是带原者。
在“GLOBE”研究中,进行新药测试一年后,六成病人血清内的乙肝病毒含量,下降至无法验测,而第一及第二代药物只有四成做到这点。
另外,病人服用新药后,出现抗药性的风险也减少一半,甚至孕妇也可使用,比现行药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及“阿德福伟“(Adefovir)安全。
黎青龙指出,新药有效减少病毒,防止病人患上肝癌和肝硬化,但服用一个月需1500港元(约276新元),比“拉米夫定”及“阿德福伟”分别贵上300及700港元。
无论如何,由于新药已在香港医管局注册,因此,若病人同意增加负担,医生将会使用新药去医治乙肝病人。
黎青龙重申,由于肝炎初期并无病征,因此,乙肝病人应定期检查病毒数目,而能够于首半年至一年快速减少病毒数目,往往可达致最佳治疗效果。
- 上一篇:老年人不宜用阿托品来散瞳
- 下一篇:糖尿病人腹泻要补维生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