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常见症状
1.不规则子宫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其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血量增多,流血时间,出血量及间隔时间都不规律,往往在短时间的闭经后,发生子宫出血。
2.月经过频 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可能正常但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可以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妇女。
3.月经过多 一是经血量多,尤其第二三天更多,伴有血块,1次月经失血总量达500—600毫升,周期正常。二是经期延长,需10—20日经血方可干净,经量不—定多。
4.月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期中间出现子宫出血,流血量少,常不被注意,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12—16天,持续1—2小时至1—2天,很少达到月经量。常被认为是月经过频。
5.绝经期后子宫出血 闭经1年以后,又发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点滴而行,但由于绝经期后子宫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故应到医院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常用中成药
1.肾阳虚型 阴道出血持续不断,色淡或暗质稀,少腹寒冷,喜热恶寒,腰背酸 痛,夜尿量多,舌质淡苔薄白。 治宜。: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或壮腰健肾丸,早晚各1丸,温开水服下。
2.肾阴虚型 阴道出血量多,色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腿酸痛,手足心热,少寐多梦,舌瘦质红。 治宜:滋补肾明。六味九,知柏地黄丸早晚各1丸,淡盐水冲服;六味地黄口服液,早晚各1支;龟鹿二仙胶丸,早晚各服1丸。
3.气血两虚 阴道出血量多质稀,色淡红,面色萎黄,心慌心悸,头晕目眩,少气乏力,舌质淡,苔薄白。 治宜:补气养血。十全大补丸早晚各1袋,女青春,每服5—6片,日服3次,饭前服;养血当归精,每次服5—10毫升,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4.气血瘀滞型 出血量多色紫有块,块去病减,少腹痛胀,按之不舒,舌质灰暗。 治宜:活血祛瘀。妇康宁片,口服每次8片,每日2—3次,丹七片,一次3—5片,1日3次,口服。
5.脾气虚型 出血量多,色红或出血持续不断,色淡红,气短懒言,颜面浮肿, 腹满便溏,食少倦怠,口淡无味,舌质淡,苔白腻。 治宜:补脾养血益气。归脾丸,早晚各1袋,温开水冲服。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早晚各服l袋,温开水冲服。
6.肝气郁结型 出血或多或少,或先或后,或淋漓不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乳房胀痛,烦躁抑郁,头痛,舌苔薄黄。 治宜:疏肝理气。加味逍遥丸,早晚各服1袋,温开水送下。七制香附丸,每次6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7.实热型 出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面红口干,渴饮心烦,舌尖红。 治宜:清热凉血。十灰散,口服一次1包,每日3次,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
8.虚热型 出血量不多,色红、质稀,面颊红赤,手足心热,舌红瘦苔薄黄。 治宜:养阴清热。固经丸,1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口服。
常用西药
1.乙底酚0。5毫克,每晚1次,连服22天,连用3个周期,以后用己烯雌酚0。3毫克,每晚1次,连服22天,连用2个周期,用于青春期功血伴子宫发育不良者。
2.乙底酚2—5毫克肌注,2—4小时1次,血止后服,渐减至每日l毫克,维持至20日。用于青春期功血。
3.黄体酮20毫克/日与丙酸睾丸酮25毫克/日,肌注,连续五天,停药2—3天后可出现撤退性出血。不须再用药,用于生育期妇女功血。
4.更年期妇女功血,每日用甲基睾丸5—10毫克,乙底酚0.5—2毫克(乙底酚先用2毫克,血止后减量),维持至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