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前后:准妈妈,你准备好了吗
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国际妇产中心,顺产分娩住院3天的费用高达1.3万元,其中每天的床位费就得1000元。如此高昂的价格,是否让你咋舌不已?今时今日,花钱买服务的事例屡见不鲜,何况是生孩子这样的人生大事。
不过,不必惊叹,不须羡慕,只要你做足准备,准妈妈们照样能拥有幸福的生育体验,留下终生的美好记忆。
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
8月初一个酷热的午后,记者来到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广医二院)国际妇产中心。中心大堂点缀着鲜花和绿色植物,空气中完全没有消毒水的气味。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一间分娩房:地板是柔和的藕荷色,墙壁色彩是暖色调的淡黄,显得温馨淡雅,如果不是有一些不太显眼的医疗设备(如床头的输氧设施、特殊的婴儿床),你会以为自己来到了一间装修格调高雅的大卧室。
跟普通的病床不同,这里的病床可谓“机关重重”:床头设有控制开关,产妇可根据需要升降调整高度,还可选择角度自动旋转。孕妇待产的时候,它只是一张普通病床;待孕妇分娩时,它便摇身一变,成为一张多功能的产床。每张床的床头都设有一个智能触摸屏,孕妇只要躺在床上,就可以控制电视、电灯开关,可了解每天护理的疗程和婴儿的健康指标,以及呼叫医护人员。美国进口的红外线恒温婴儿床就在产床附近,如果婴儿出现危急情况,它则成为一张功能齐备的新生儿抢救台。
每间分娩房都配有独立卫生间,价值8000多元的坐厕不仅包含了自动烘干等功能,而且可以自由调节高度,避免孕妇长时间下蹲引发的头晕等不适。
分娩房内,还配有宽大的沙发、液晶电视、电话、宽带上网的接口。即使丈夫24小时在此陪伴妻子,也照样可以上网办公或休息。
在一墙之隔的产后护理房内,一张会发出声音的摇篮吸引着记者的眼球。原来,这是从美国引进的仿生摇篮,据介绍,仿生摇篮模拟子宫内的环境特征,摇篮发出的是模仿母体中羊水流动或是母体心跳的声音。仿生摇篮还可以根据宝宝的出生周数来调整摇摆度和声音的变化,配有白天黑夜摇动模式。
看到此处,也许不少人会认为“高价产房”不外是设备先进、装修豪华、产妇拥有单间病房而已,对此,广医二院妇产科主任高眉扬教授并不认同。
“硬件设施当然是我们的优势之一,但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切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高教授说。
该中心最大的特色之一“LDR三合一产房”,就充分体现了“以产妇为中心”的理念。LDR三合一,即Labor(待产)、Delivery(接产)、Recovery(产后康复)三位一体,顺产产妇只要留在LDR病房即可完成整个住院分娩过程,所有检查及分娩均在病房内完成。像B超检查,可以直接将B超机推入病房,无须像在普通病房那般忍受产前、生产、产后不断转换病房所带来的不便。
“其实,就医疗技术而言,贵宾产房与普通产房并没有太大区别。”高眉扬教授说,“只不过我们尽量为产妇营造家庭的感觉,让每位准妈妈在最舒适、放松、安全的状态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她还认为,这样的“家庭化产房”是未来产科发展的趋势。
维吾尔族有这样一句谚语:分娩就是一场战斗。准妈妈及家属,要想母婴平安,打赢这场仗,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迎接战斗的准备。
生孩子: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广医二院国际妇产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并不只体现在分娩住院阶段。该中心配备有三间舒适而功能齐全的产前检查室(门诊)以及单独的B超室。产检门诊是预约的,无须排队等候。挂号和收费、检查都在同一层楼上完成,避免孕妇和家属四处奔波。
不仅如此,每一位孕妇来到该中心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后,中心就会告知医生或护士的联系电话,孕妇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向医护人员咨询。待到产前,医护人员与孕妇之间已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当产妇来医院分娩时,如果见到的医护人员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自己的朋友,精神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会觉得很安全。”高眉扬教授说,“要知道,精神紧张就是难产诱发因素之一。”
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主任陈敦金副教授对此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他有几位朋友怀孕期频繁地打电话向他咨询,“不打电话她们就紧张得哭起来。”陈副教授笑着说。
紧张、害怕缘自对妊娠及分娩知识的无知。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作为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经常收治危急重症的孕产妇。陈敦金副教授曾统计分析造成危急重症的原因,发现很大一部分与孕妇不具备应有的孕产知识,对所出现问题的心理承受力很差有关。
高眉扬教授曾多次去日本、美国参观访问,让她很有感触的并不是国外有什么先进的医疗技术或医疗设备,因为国内就这方面而言,并不比国外差。但国外的产前宣传教育水平则让她大受震动。“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美日两国的产妇对自己的情况很了解,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出现一些常见的情况时该怎么办。”高教授告诉记者。
在美国的产房,高教授看到这样的场景:产妇在丈夫的陪同下,从一数至十,并做缓慢的深呼吸,然后产妇咬牙用力,之后再一遍又一遍。产妇疲累了就稍作休息,然后再来。“看她们镇定的样子,肯定在产前进行过专门的学习与训练。”高教授说。日本的产妇也如此,只不过她们间歇用力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在我国的绝大多数产房里,助产士或家属只会叫产妇“用力、用力”,产妇们则十有八九处于惊慌失措之中,用力毫无规则可言。
高眉扬教授在泰国的一次亲身经历,更可说明国内外的这种强烈差异。当时,高教授在泰国进行月余的学术访问,其间恰好一位朋友(美国驻东南亚某国大使馆官员的夫人)即将分娩。高教授专程前去探望,希望能助她一臂之力。
如果在国内,分娩时有一位教授级的专家在旁坐镇指挥,想必产妇及家属会大为放心,但高教授笑称,“自己是白跑一趟,最后一点忙都没帮上”,因为“她什么都知道,根本不需要我讲”。
原来,这位朋友一直在泰国一家国际化医疗中心进行产前检查,医生对她的产前宣教,让她十分清楚产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分娩当天,即便已经开始疼痛,甚至有一点阴道出血,这位朋友仍然非常镇定,并没有急着上医院。因为医生告诉她:“有点出血也不需紧张。只要不是流水(破膜)的话,还可以等一等。等到有规律的宫缩(每五分钟一次)出现后再到医院去。”最终她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反观国内,绝大多数产妇只要有点痛,稍微有点不对劲就去医院,更别说是见红了。结果弄得非常紧张,而医院环境又不是太好,一间病房住几个人,你痛完她又痛,互相影响。“这样反而不好,”高教授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咨询医生,多学点孕产知识,详细了解分娩的过程。要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然而,孕妇们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有千百个问题想问,但医生都忙得没时间回答。对此,陈敦金副教授认为,大可通过多看一些科普读物来达到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口耳相传、由过来人提供的经验,有时并不准确,往往造成以讹传讹的结果。”陈副教授强调说。
产前的四大问题:该如何面对
问题一:剖宫产还是顺产
我现在已经怀孕37周。越临近分娩,我就越为分娩方式的选择而担心,举棋不定。因为听同事讲,她开始也是打算自己生,结果生了一半,宝宝卡在那儿硬是生不下来,最后只好进行剖宫产,医生还得从下面用力把宝宝顶回去,这样才取出来。顺产的痛受了,剖宫产那一刀也挨了,这还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担心宝宝的安危。我该怎么办呢?
——一位准妈妈来电咨询
陈敦金副教授很明确地告诉记者,阴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现象,剖宫产仅仅是解决难产的一种方式。有资料表明,如果严格按照手术指征,只有4%的产妇需要行剖宫产。可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的剖宫产率高达60%~70%。这其中,60%没有任何手术指征,仅仅是因为家属的坚决要求。
分析其中原因,陈敦金副教授认为,由于顺产分娩时间长,结局难以预料,以及分娩的疼痛,使许多产妇及家属宁愿选择剖宫产,以期来个一刀百了。事实上,真的是一刀百了吗?剖宫产更能保证母子平安吗?
陈敦金副教授表示,如果没有手术指征,选择剖宫产并不明智。这是因为剖宫产的产后出血量比顺产大(顺产平均出血量为480毫升,剖宫产达800毫升)、伤口感染率高,产后恢复时间也长。国内外的统计资料均表明:剖宫产孕产妇的死亡率要比顺产的死亡率高数倍。
此外,剖宫产还会带来远期影响。有文献报道,剖宫产生下的孩子,其定向智力障碍的发生率远比顺产的孩子要高,这可能与没有受到正常的阴道挤压有关。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剖宫产对产妇以后的劳动能力会造成影响,其可能原因之一就在于,手术有可能造成腹腔脏器的粘连。
“我们会尽量动员产妇自己生,”陈敦金副教授说,“自然的,永远都是生命力最旺盛的。”
问题二:脐带绕颈要不要紧
在孕晚期,B超检查结果显示胎儿脐带绕颈者不在少数,这让孕妇大为担心。民间更有“脐带绕颈是胎儿上吊”的说法。这也成为许多人坚决选择剖宫产的原因。
“B超真正的诊断率只能达到20%,”陈副教授说。这意味着100个B超诊断有脐带绕颈的胎儿中,真正脐带绕颈的只有20个。造成过度诊断的原因,一方面是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因为目前即使是三维B超,其三维图像也只是数字合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机,并不能完全显示胎儿与脐带的真正状况。另一方面则在于医生的诊断水平。
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须重视这一检查结果,因为毕竟有真正脐带绕颈的可能。不过,即便确实存在脐带绕颈,是否会给胎儿带来危害,也与脐带的长短、所绕圈数等种种因素有关。孕妇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检查,如检查脐带的血流情况是否正常、胎儿的发育状况等。如果胎儿发育正常,孕妇就无须太担心。
问题三:胎心监测不好怎么办
临近分娩,有不少孕妇被要求做连续的胎心监测(一般为30分钟)。在许多医院,胎心监测已成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根据胎心监测所得的图形,医生会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表示胎儿状况良好。如果评分为7分或以下,往往令孕妇的心一下悬到半空,忐忑不安。
事实上,胎心监测的假阳率很高,从而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过度诊断。造成这样的状况,高眉扬教授分析,这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胎心监测在我国开展伊始,产科医生对胎心监测没有太深的认识有关。当时,医生们将胎心监测不佳与胎儿宫内窘迫症简单地划上等号。而现在医生们对胎心监测的看法,与以往已经有天壤之别,不再是很死板、机械地得出结论了。
在临床工作中,高眉扬教授一般会这么做以减少假阳率:假如孕妇胎心监测结果不太好,就让孕妇吃饱饭、休息后再做一次。结果仍不乐观,在给予吸氧等措施后,再多做一次监测。“医生不会仅仅根据一次监测的结果,简单地得出结论的。”高教授说。“现在提倡综合分析,医生会结合其他监测手段,如B超等,综合起来考虑。”
问题四:宝宝为什么会“迟到”
“预产期都过了,宝宝怎么还没有动静呢?”原本欣喜地等待着宝宝的出生,他却赖着不肯出来。这是不少妈妈会碰到的问题。
“在38~42周出生的婴儿都属于正常。只有超过42周,才是过期妊娠。”高眉扬教授说。为保证“迟到”宝宝的安全,产科医生的工作指引中明确地规定:过了预产期(孕40周),孕妇应每三天来医院检查一次;41周还未分娩,则要入院待产。
不过,产科医生经常要面对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是否真的过期了呢?预产期是以末次月经推算得来,但不少“马大哈”准妈妈,却不大确定自己末次月经的日期。预产期是以月经周期为28天的标准进行推算的。如果月经周期为45天,就需要修正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碰到这样的产妇,医生惟有通过详细的问诊,像月经周期、何时出现早孕反应、多久出现胎动等,并结合临床检查,如B超检查胎儿的双顶径等来重新推算,但仍然不够准确。“假如孕妇一怀孕就去看产科医生,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通过B超检查胚胎大小,早孕时确定孕周最准确。”高眉扬教授说,“但现在很多产妇都是通过在药店买验孕试纸来确定自己是否怀孕,之后要么不产检,要么等到怀孕六七个月才来产检。这样做,不仅使部分人难以得出准确的怀孕周数,也会带来许多潜伏的危机。”
哇的一声,孩子呱呱落地,分娩之后,母亲似乎卸去了重负。其实,产妇分娩后,有时甚至不比产前轻松。
产后的四大障碍:怎样平安渡过
分娩之后,你抑郁吗
不少人认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正是心情兴奋之时,怎么会抑郁呢?
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对一年中在该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了精神量表测定,结果显示,有10%的产妇有产后抑郁症状。最严重的,是有一位产妇在该院跳楼自杀。国内有文献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高达20%。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妊娠前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很大变化有关。“短短数日,激素水平下降1000多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的产妇就适应不了。”陈敦金副教授说。如果产妇在此期间没有得到正常的关怀,或者生活不顺心,甚至受到意外打击,就很容易导致精神创伤。民间有所谓的“产后3日闷”的说法(指起病于产后3~5日内)。其临床特点是:分娩后感到疲劳,有一种困惑和失落,好哭泣、烦躁不安、思考力下降,担心新生儿的喂养与健康问题,甚至拒食轻生。
因而,在此期间,产妇需要特别的心理关怀,其中来自丈夫的安慰与关心,更是旁人无法替代的。一般说来,这种郁闷大部分能在短期内自行恢复。也有少数人症状迁延不愈,必须经过精神专科治疗,方可治愈。
下床活动,宜早不宜迟
阿珊足月顺产下3.5公斤重的儿子,分娩的疲劳让她美美地睡了一天。之后家人对她也照顾得特别周到,连吃饭及小便都不让她下床。产后第三天,当她下床去洗手间时,没走几步便觉得眼前发黑、两腿发软,幸好有家人搀扶,才不致摔倒在地。
阿珊的症状称为产后直立性低血压,也叫直立性晕厥,这与产后身体虚弱有关,与产后卧床时间太久也不无关系。由于产妇家属的过度“溺爱”,像阿珊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并不少见。
陈敦金副教授认为,产妇应尽早下床活动,以身体不累为标准。只要能承受得了,就尽快开始活动,家人也要鼓励产妇多活动。一般产后24小时应进行床边活动(剖宫产者可延长至48小时以后开始),48~72小时进行房内活动,以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早日下床活动好处甚多,如可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促进肌肉张力的恢复等。
产后排不出尿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顺产产妇于分娩后(剖宫产产妇则在拔除尿管后)4~6小时内应解一次小便。有不少产妇却办不到,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医学上称之为尿潴留,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初产妇、手术产及会阴切开者更容易发生。
尿潴留的发生原因有:①分娩过程中,胎儿压迫膀胱,膀胱黏膜水肿,收缩力差;②顺产产妇会阴伤口的疼痛,剖宫产产妇由于尿管压迫,导致尿道充血(小便时尿道会有痛感),会使产妇对排尿产生恐惧心理;③腹壁松弛,张力下降,排尿无力;④分娩过程中使用过麻醉药。
解决“尿不出来”的麻烦,陈敦金副教授提供了以下几种方法:①产后多饮水,使尿量增多;②在下腹正中放置热水袋以刺激膀胱收缩;③让产妇听流水声,以诱导排尿;④产后早活动也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
幸福中的痛苦:产后奶胀
现代医学主张,孩子出生之后,母亲越早哺乳越好。产妇在分娩后稍休息一会就给宝宝哺乳,让宝宝吸吮乳头,即使此时宝宝吃不到奶,吸吮乳头也能刺激催乳素产生,从而促进乳汁的分泌和延长泌乳期,使产妇早下奶多下奶。
可是,不少新妈妈会遇到奶水胀得出不来,导致乳房胀痛这种痛苦的事。
要如何预防乳汁淤滞呢?产后2~7日是母体泌乳过程,此阶段喂哺不当,最易造成乳腺管阻塞、乳汁淤滞,故哺乳次数应频繁些,产妇下奶后一昼夜应哺乳8~12次。哺乳时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侧乳房。如果新生儿没能将乳汁吸空,产妇应将乳汁挤出,不要觉得浪费,这样有利于保持乳汁的分泌及排出通畅。
当乳腺管阻塞时,若处理及时,阻塞可在一两天内消除,并防止乳腺炎和乳房脓肿的发生。如果初期仅有乳房发胀而无疼痛,首先,应采取频繁和有效的母乳喂养,继续让婴儿经常吸吮,如婴儿因某些原因不肯吸奶,则应将乳汁挤出。其次,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乳房并按揉,促使乳汁畅流,然后用正确的挤奶手法将乳汁挤出,或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直至乳房变软。
- 上一篇:[孕妇]无痛分娩,我享受生孩子的快乐
- 下一篇:[孕妇]腹中的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