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惊世奇才:小时竟是个“傻瓜”
原来,9岁的小海是个让爸爸妈妈感到烦恼的三年级学生,现就读于市内一所名校。一年级时成绩还马马虎虎过得去,但经常把汉语拼音字母的 “p”写成“b”或是“b”写成“p”,数字“3”也经常写成“ε”或是由“站着的”3变成“趴着或躺着”的3,汉字的偏旁也经常写反。到了三年级,成绩明显落后,每次考试总是排倒数第一,尤其是语文成绩常常是10多分或20分。孩子学习其实很用功,在平时的生活和游戏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别的孩子似乎没有什么两样,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煞费苦心。爸爸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小海的学习成绩怎么这么差?
了解情况后,医生对小海进行体格检查和心理测验,结果发现小海的身体没有毛病,智商总得分也正常,只是智力的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语言智商与操作智商的差距很大。医生告诉小海的父母,孩子患的是“学习障碍”。
所谓学习障碍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广义的学习障碍,指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明显落后,这些原因包括不良的家庭或学校环境等;第二种是狭义的学习障碍,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而导致的儿童在阅读、书写、计算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出现明显落后的一种情况。
小海的情况属于狭义学习障碍。如果再进一步分类,属于学习障碍中的“阅读障碍”。
学习障碍的原因目前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多数专家认为可能与孩子在胎儿或围产期缺氧、出生低体重等诸多因素有关。
当小海的父母听完医生的解释后,失望的心情溢于言表,顿时觉得所有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都成了肥皂泡:“医生,这孩子以后怎么办?”于是,医生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患“阅读障碍”的小孩,他直到9岁,仍不能很自如地和别人交谈。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都很差,尤其是语文和历史,一直是全班最后一名。父母和老师都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孩子,“傻瓜”是中学老师给他的评语。发展到后来,老师认为他在学校会影响其他同学,他因此离开了学校。非常幸运的是,他的叔叔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在叔叔的辅导下,他15岁已能够做解析几何、微积分习题。16岁,开始注意光学问题,并显露出在物理方面的天赋。而后他考取了招生录取只需要考数学的苏黎士工科大学。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原理就是他发现的。
“听到这里,你们应该知道这个人是谁了吧?”医生停了一下,问道。
“爱因斯坦。”小海的父母异口同声地回答。
“爱因斯坦怎么也会有学习障碍?”母亲感到十分惊讶。
“是的,”医生接着说,“学习障碍儿童通常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除某一门或几门功课之外的其他方面也基本上是正常的,甚至由于某种补偿效应,有的孩子可能在某方面很有天赋,例如爱因斯坦拥有数学、物理天赋。所以,如果教育培养得当,孩子将来仍然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傻孩子也能成大器?”小海的父母虽有疑问,但掩盖不住他们心中的喜悦。
“对,傻孩子也能成大器!”医生肯定地说。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海克服学习障碍的困难呢?”父母对孩子的前途又重新充满了信心。
在学习障碍的治疗方面,近年来,由于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尤其是特殊教育学的发展,已建立起多种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教育有学习障碍儿童的手段和方法,其重点的内容是加强儿童在有缺陷的知觉方面能力的训练,同时充分利用儿童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能力,弥补其在能力缺陷方面所造成的学业落后。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要过多地批评、讥讽、打骂小孩,而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注意培养孩子做事认真、毫不妥协、不怕失败的精神,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听完医生的解释及指导,父母领着小海感激地离去了。
半年后,小海的父母高兴地告诉医生,由于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经过训练,小海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 上一篇:[少儿]给家长开三张“减负处方”
- 下一篇:[少儿]一骂之下:尿床成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