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喝奶”问题
宝宝喜欢含乳头而不吃奶
佳佳妈:佳佳是个纯母乳喂养的小宝宝,每次喂奶,刚开始还吸几口,之后就将乳头含在嘴里不再使劲吸奶,而是在玩耍。
医生:检查佳佳的生长状况,基本正常。询问妈妈喂养宝宝的过程才发现,妈妈每次喂宝宝时间较长,超过半小时,而且老担心宝宝没吃饱,不到2小时甚至有时才过1小时就又开始喂奶。显然佳佳妈过于频繁喂哺,使宝宝没有正常的饥饿感和饱腹感。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定时喂哺宝宝,两顿间隔时间约为3小时,且每次喂哺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时,给宝宝做口腔按摩,如按摩宝宝双侧脸颊、口腔内颊和牙床等部位,增强其吸吮能力。但要注意,按摩前应洗干净手指。
宝宝拒吃奶瓶
丹丹妈:丹丹是个混合喂养的宝宝。出生头两个月,丹丹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奶瓶,表现都非常好,但到3个月以后就开始不喜欢吃奶瓶了,而且拒绝程度越来越强烈,这是为什么呢?
医生:这种情况在混合喂养的宝宝,尤其是比较敏感的宝宝中比较常见。刚出生时,宝宝对外界的刺激尚不敏感,肚子饿了,妈妈喂什么就吃什么。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开始敏感地注意到妈妈的乳头与奶嘴是不一样的,妈妈的乳汁与配方奶粉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宝宝更依恋妈妈的乳头和乳汁,因此就出现了拒吃奶瓶的现象;自然也有的宝宝拒吃妈妈的乳头而喜欢吃奶瓶。
不管选择如何,此时宝宝通常只喜欢其中一种喂养方式。
妈妈应对的方法也须顺从宝宝的喜好。方法一:如果母乳相对较多,只需补喂较少的配方奶,即每次母乳喂哺后,用小勺再补喂配方奶;方法二:如果母乳较少,将母乳挤出来后,用奶瓶喂养;方法三:如果母乳很少,宝宝又坚决拒吃奶瓶,可考虑断母乳,让宝宝知道除了奶瓶喂养外别无选择,从而让她重新喜欢上奶瓶喂养。
宝宝突然“罢奶”
圆圆妈:圆圆4个月大,以前喝奶一直很好,但近三四天来突然食欲不佳,不爱喝奶了,弄得我非常着急,是宝宝病了,还是身体缺乏什么营养素?
医生:仔细查看宝宝,生长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活泼可爱。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宝宝是到了“生理性厌奶期”。
宝宝出生后头3个月是人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每个月能增重1~1.2公斤,长高4厘米左右。为了满足机体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宝宝喝奶的量也加大了。长到4个月后,宝宝机体的生长速度较前3个月明显减缓下来,平均每个月增重只有0.5公斤、长高2厘米左右。这时宝宝本能地对奶的需求量有所减少,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厌奶期”。这种现象通常持续一周左右,以后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消耗增多,宝宝的食欲又会逐渐好转,奶量恢复正常。
但有些宝宝的“生理性厌奶期”显得过长,这可能是宝宝本身心理发育的特点。
由于小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相对较差,因此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能比较专心喝奶;随着月龄的增加,神经系统发育逐渐成熟,宝宝的感觉器官越来越灵敏,能感知周围世界的变化,这样在喝奶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周围环境和人员的一举一动,分散其注意力,使其不能专心喝奶。
而妈妈如果不了解宝宝的这种“生理性厌奶期”,一味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宝宝喝完一定量的奶,频频喂奶甚至采取强迫喂食,给宝宝制造不愉快的进食经历,最终会导致宝宝拒绝喝奶。
如何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厌奶期”呢?首先,选择一个相对安静、固定的进食环境,尽量减少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使其专心喝奶。其次,合理安排进餐时间和次数。4~6个月的宝宝,每天进食次数宜安排5~6次,其中4~5次喝奶,1~2次添加泥糊状辅食;每次进餐时间为20分钟左右,每顿间隔3~4小时。避免过频地给宝宝喂白开水或果汁。第三,减少夜间喂哺次数,尽量做到夜间不喂哺。最后是增加宝宝的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