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第一财富 > 病痛 > > 详细内容

当我的肺出现空洞

 十几年前,我从卫校毕业,分配到医院当护士。那一年,我18岁。

   刚刚上了一个月的班,我便开始不断地咳嗽。有时咳脓痰,色黄,稠得很。有一天夜里,突然嗓子痒痒的,拉开电灯,居然吐了一口鲜血。第二天上午,老护士长带我到放射科拍了胸片,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右上肺结核、浸润型伴有空洞。医生让我立即住院治疗。

   我一下子就脑袋发晕了。细细想来,上卫校时,我经常感觉全身没劲儿,还反反复复地感冒,原来是肺结核在作祟。其实这个病早就有了迹象,只不过当时忙于学业没有在意,现在竟发展到咯血的地步。

   我的情绪低落得很。此型肺结核传染性很强,我因此变得异常敏感、自卑起来。回到科里,同事们虽然嘴上说着“没事儿,没事儿,好好养病”之类的话,但她们很明显已不像以前那样跟我打打闹闹、无所顾忌了,我感觉自己一夜之间变成了瘟神。走在回家的路上,仿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得了传染病,一个个躲着我,远离我。

    回到家,我一脸的沮丧。妈妈知道了我的病情,唉声叹气,家务活也不让我干了。我明显感觉到妈妈是在嫌弃我。吃晚饭的时候,我十分“自觉”地一个人把饭端到书桌上吃。晚上,我早早地躲进卧室,偷偷地掉眼泪。

    为什么偏偏让我得肺结核?我宁愿得一些其他不传染的疾病,也不愿人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像躲瘟疫一样躲着我。就这样,我胡思乱想地过了一夜。

    第三天清晨,我收拾好自己的日常用品,住进了位于市区东郊的结核病专科医院,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正规治疗。

    口服抗结核药并肌注链霉素约一个星期后,我就不再咳嗽了,也未再发生过咯血,但我一直郁郁寡欢。

    我的同室病友是一位高三女生,她得的是结核性胸膜炎,比我早一个星期入院,整日愁眉不展,孤僻多疑。听她母亲说,有一次家里人看她时来晚了些,她就大哭一场,并一天不吃饭,说家人都在嫌弃她。她母亲让我这个“同病相怜”的人开导开导她。

    我不禁哑然,她怎么和我有着相同的遭遇和想法呢?我想起在医院工作短短数月间遇到的一些病人:有的病人虽然病情不严重,但怨天尤人,消极治疗,结果病情恶化;有的病人可以说是病入膏肓,但他们乐观向上,意志坚强,最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病友我应该拉她一把,作为一位医护工作者,我更有责任帮她走出困境。于是,我把我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讲给她听,我告诉她:“奇迹往往垂青于不向困难低头的人。”在我的开导下,她的心情好多了,我们互相照应和鼓励,两个人的脸上都漾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个月后,病友的病情明显好转。我复查痰菌培养,也由刚入院时的阳性转为阴性。一切都在朝着好转的方向发展……

    如今,我早已摆脱了当年肺结核带给我的阴影,在自己热爱的医护岗位上充实地工作着。

    点评: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痰菌阳性的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人体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空气,则有受感染的可能。

    空洞是在侵入机体的结核菌数量多、毒力强而机体免疫力较低的情况下,免疫力“不敌”结核菌而“打了败仗”,出现病变部位的细胞坏死,以致逐渐液化后所形成的。空洞形成,说明机体免疫力低下,局部组织变态反应强烈,病变较严重。空洞内动脉瘤破裂引起大咯血时,则有窒息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病人必须及时住院治疗。肺结核病人要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①注意通风,通风良好能大大降低结核杆菌在空气中的密集状态。②结核病人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面对他人,最好用纸巾罩住口鼻;不能随地吐痰,可将痰液吐到纸上立即点火焚烧,或将痰液吐到装有消毒液的痰盂中;最好独居一室。③提高人群抵抗力,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此外,某些特殊人群,包括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化学药物预防。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家中或身边有肺结核病人,应该给他们更多关爱而不是歧视他们,病人也不要自卑。只要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医生治疗,肺结核是能够治愈的。(点评者:刘俊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