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管救活了他那苍白冰凉的左腿
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该病对人体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栓塞对血管本身的影响以及对心血管和全身的影响。早期发现的栓子长度,均在2.5~5.0厘米以内,多数栓塞于血管的分叉处。上述病人的栓子正是位于股深动脉与股浅动脉的分叉处,栓子使血管腔内血流立即出现部分或完全中断,引起远端的血管及其分支强烈的痉挛,继而发生广泛的血栓形成及血管壁发炎。痉挛越严重,缺血越严重,疼痛、麻木、寒冷苍白等症状也越严重,肢体坏死的威胁性也就更大。血栓除可发生于远端的血管外还可发生于近端的血管。主要是因为血流停滞和原发的血栓放出凝血物质所致。继发性血栓不单发生在动脉,同时也可发生在静脉内,从而形成静脉血栓,若二者同时出现则是肢体预后的不良之兆。
动脉栓塞更会对全身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栓塞发生后,立即对全身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引起强烈刺激,表现有血压下降,甚至产生休克等现象。栓塞的动脉愈大,阻塞枝痉挛愈明显,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能愈差,全身影响也愈严重。发生栓塞后,血液凝固机制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凝血时间缩短,而且血小板数目和凝血酶原亦增加。肢体发生坏疽后,若不及时处理,会发生感染和组织分解产物的吸收,使患者出现前述症状,可以归纳为肢体疼痛、皮肤颜色苍白、淤血斑、感觉减退、运动障碍、动脉搏动消失等。
目前对于动脉栓塞的诊断较以前要容易得多。除根据症状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定出栓塞的部位。治疗即通俗所说的通“波仔”,一条小管前端带有一小气囊(弗格第管),切开动脉的一个小口,先向动脉近端插入,打胀气囊,即可拖出血栓,同时亦向血管的远端用同样方法拖出小血栓。90年代更有应用介入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在健侧的股动脉插入小管,造影后明确栓塞的部位随即应用带气囊管取出血栓,再行造影证实血流通畅。取出全部血栓后下肢的动脉搏动随即会恢复,而且皮肤颜色转红及温度升高。手术治疗后应注意有无再发生栓塞,当然心房纤维颤动仍需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