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切洗鱼、肉小心惹祸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手指皮肤受到鱼类水产品中的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类丹毒。类丹毒是感染猪丹毒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猪丹毒杆菌广泛存在于猪肉及鱼、虾、蟹等水产品中,这些食品可以成为该菌的宿主而传染给人。当人们手部皮肤有细微损伤,伤口不慎触碰了带菌的鱼类水产品或肉类,或在洗涤鱼类水产品及切肉时,手指被鱼刺、虾刺、蟹刺刺伤或被刀切伤,即可感染这类细菌导致发病。此病潜伏期为1~5天,一般两天,最短的约8小时。其临床症状分为局限型、全身型和败血症型。
局限型为最常见的一型,皮肤损害多发生于手指受伤处,红肿中心有自愈倾向,这是人体受细菌感染后产生自我保护的免疫反应所致。血液内的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将该细菌吞噬到细胞内而使其灭活,但是由于该菌毒力很强,从伤口中心不断向周围扩散,导致整个手指红肿。损伤严重的还可累及指骨骨膜和关节,发生骨膜炎和关节炎,使受累手指关节疼痛,指关节活动受限。本病还有游走性特点,感染原发于一个手指,如无及时治疗,不久整只手的手指、手掌背面和掌面均会被累及。
全身型少见,皮肤损害呈弥漫性或全身性。除了伤口红肿外,远离伤口的部位也发生大片红肿,而且疼痛剧烈难忍,手部关节有重度活动障碍。
败血症型罕见,除了皮肤损害外,还发生严重的全身反应,呈毒血症样表现,包括高热、畏寒、肢体酸痛、全身乏力等。此外,常伴有心脏内膜炎,有生命危险。
为避免类丹毒的危害,在洗涤或切割鱼类水产品或猪肉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如果手指不慎被刺伤、切伤,应立即做一些必要的消毒处理:挤压伤口周围皮肤,使污染的血液流出来,用消毒棉球擦拭后涂上碘酒。一旦伤口周围发生红肿,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或外科就诊,一般首选青霉素治疗。如果青霉素皮试阳性,可改用红霉素、克林霉素、氧氟沙星类抗菌药物,根据病情,酌情选用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途径给药。(编辑:胡昌斌 E-mail:hcb210@163.com)
- 上一篇:孩子走路像只跛鸭子
- 下一篇:身体里使用着别人的器官